平凉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2020年1月18日在平凉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甘肃省平凉市人民检察院网站 外勤365老版本下载怎样下载_365bet官方网站_365bet娱乐场开户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检务公开 > 工作报告 > 正文
        工作报告

        平凉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2020年1月18日在平凉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时间:2021-12-11 15:18:06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平凉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9年工作回顾

        2019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在市委和省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动作为、忠诚履职,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一、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全市中心大局

        坚持“两聚焦一结合”工作思路,坚决贯彻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将检察工作融入全市发展大局谋划推动。

        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把牢“五个定位”,主动做侦查取证的引导者、黑恶定性的把关者、依法从严的推动者、严格执法的监督者、社会治理的促进者,依法批捕192人、起诉313人,办理了郭文等35人、穆琚东等25人涉黑案件,196名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形成了有力震慑。创新落实“十个必须”举措,提前介入引导取证29次,纠正漏捕漏诉33人,发出检察建议49份。聚焦“破网打伞”“打财断血”,挤压黑恶势力滋生空间,审查办理司法人员“保护伞”问题线索22件次,追缴扣押冻结涉案款项1700余万元。对“大排查、大核查”和“回头看”摸排的36条案件线索和19条公职人员违法违纪线索移送纪委监委审查处理。

        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工作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部署,坚持打击与保护并重,确保国家扶贫惠民政策落实。依法批捕涉农扶贫领域犯罪261人、起诉665人,办理贪污征地补偿款和扶贫资金、侵占异地扶贫搬迁款职务犯罪案件19件31人、涉案资金380余万元,为34名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受害人发放司法救助金49.4万元。全力做好扶贫工作,先后选派29名检察干警驻村帮扶,组织入户走访2379人次,为698户贫困户发放了价值32万元的物资,统筹50.3万元专项资金助力产业发展和“积分超市”建设,协助组建果品、养殖等农产品专业合作社9个。

        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深入贯彻省委林铎书记、省政府唐仁健省长关于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批示精神,出台贯彻意见,紧盯中央环保督查问题,深挖细查、跟进监督,锲而不舍推动问题解决。积极参与“省环境保护督察组环保反馈问题整改落实”专项工作,督促整改问题33件。深入开展“打击破坏环境资源违法犯罪”“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立案监督”等专项工作,依法起诉破坏生态环境犯罪26人,办理环境资源公益诉讼案件189件,对涉嫌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17名被告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协同水务部门开展“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65份,督促整治河道578公里、“四乱”问题227个,清理被污染水域133.4亩,清除河道垃圾36.3万吨、砂料6万余方、围垦种植栽植1934亩,拆除违法建筑1600平方米。

        依法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联合工商联开展“维护民企权益,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受理企业和群众法律咨询896次、问题线索651件。赴424家企业和商会开展“大调研、大走访、大排查”,摸排的33件案件线索已全部办结,与相关职能部门对接沟通民企反映困难问题127项。在全市选聘10名“特邀民营企业联络员”,探索推行重点企业“一企一策”“检察官专人联络”等制度,检企联系渠道不断拓宽。依法维护公平、诚信的市场经济秩序,办理涉企刑事案件48件90人,批捕合同诈骗、强迫交易、组织领导传销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22人、起诉98人。对民营企业家审慎采取强制措施,依法适用认罪认罚从宽不批捕5人,不起诉18人,建议从轻量刑67人。

        着力服务保障改善民生守卫好百姓的“菜篮子”,深化“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专项监督,排查网络餐饮、饮用水源、农贸市场、校园食品和医药安全问题线索,向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5份,督促加强监管。崆峒区市场监管部门按照检察建议,开展校园周边销售“毒辣条”和蛋糕店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对违法摊贩、商家作出行政处罚和食品下架、查没处理。保护好百姓的“钱袋子”,针对拖欠农民工薪资问题开展专项行动,对摸排的71条线索持续跟进,受理审查起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3人,支持农民工起诉33件,协调解决欠薪问题29件、发放薪资1241万余元。

        二、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平安平凉建设

        认真履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的政治责任,保障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

        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公共安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围绕保障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大庆安全稳定,深入开展反渗透反分裂反恐怖反邪教斗争,依法批捕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破坏社会秩序犯罪125人、起诉530人。严厉打击邪教组织犯罪,依法审查起诉了马某某组织、利用邪教破坏法律实施案。深入推进禁毒工作,批捕毒品犯罪60人、起诉86人,有力遏制了毒品犯罪。

        切实保护群众人身财产安全以人民平安需求为导向,严惩侵犯公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犯罪,批捕故意杀人、绑架、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100人、起诉189人,批捕抢劫、抢夺、敲诈勒索、盗窃等侵财类犯罪242人、起诉366人。依法稳妥办理了静宁县杜某某故意杀人案、崆峒区草峰镇陈某某故意杀人案等一批在全省有重大影响的严重刑事犯罪案件。加大涉众型犯罪打击力度,起诉聚众斗殴、寻衅滋事、聚众赌博等犯罪268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83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5人。

        积极参与社会综合治理创新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案件依法处置、舆论引导、社会面管控“三同步”要求,健全律师参与和代理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机制,把化解矛盾融入办案全过程,接收的921件群众信访线索全部依法妥善处理,未发生涉检赴省进京访。落实“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要求,对88件群众来信依规在7日内程序性回复、3个月内办理结果答复,答复率100%。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推动形成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围绕“校园性侵”“校园欺凌”等主题开展“法治进校园”宣讲188场次,巡讲中小学190所;联合工商联、水务、教育等部门开展各类主题法制宣传和法律咨询316场次;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26”禁毒日、“12·4”宪法日等节点开展法制宣传32场次。

        依法加强未成年人双向保护严格落实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别程序,批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26人、起诉29人,依法封存犯罪记录50条。践行“少捕、慎诉、少监禁”理念,起诉前非羁押率56%,依法不起诉17人,附条件不起诉22人。强化未成年人保护,批捕、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24人,依法办理了教师马某某猥亵13名儿童案,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认真落实高检院“1号检察建议”,专题向市政府报送全市未成年人案件情况分析,联合教育部门对校园管理、人员招录、投诉等问题开展安全检查133次,及时整改问题23项,全市50名检察长和检察官受聘担任法治副校长。

        三、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维护司法公正公信

        坚持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确保法律正确实施,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强化对刑事诉讼活动的监督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从宽处理轻微刑事案件,对无社会危险性的不批捕85人,对犯罪情节轻微的不起诉161人。完善律师值班、量刑沟通、监督制约等制度,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结983人,提出量刑建议594人。紧盯有案不立、有罪未究和不当立案、越权管辖等问题,监督侦查机关立案9件、撤案15件,对侦查机关违法取证、适用强制措施不当等提出书面纠正意见59件,对刑事裁判提出抗诉21件,法院已改判、发回重审4件。

        强化对刑罚执行活动的监督监督纠正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119人,提出刑事执行违法违规纠正意见和检察建议45件,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50人、变更强制措施29人、监督收监11人,依法审查特赦29人。严格落实对监狱、看守所开展巡回检察改革要求,通过“派驻+巡回”的方式监督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邀请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专业人员参与监督,共同促进在押人员改造。在巡回检察中发现各类问题23个,发出检察建议5份,纠正违法问题2件。

        强化对民事审判活动的监督受理各类民事监督案件154件,发出民事审判活动监督检察建议71件,法院采纳率89.8%,审查办理的42件不支持监督申请案件全部息诉罢访。助力解决“执行难”,防止滥用“程序结案”、实体久拖不决,加强对民事执行和非诉执行活动监督,发出的35件涉及民事和仲裁裁决执行程序的检察建议均得到及时回复。在全市部署开展了虚假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受理案件26件、办结24件,外勤365老版本下载怎样下载_365bet官方网站_365bet娱乐场开户院办理的全市首例虚假诉讼案件,法院再审后撤销原生效裁判。

        强化对行政机关履职的监督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理念,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两办”《关于支持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工作的意见》,坚持通过诉前检察建议维护公共利益、助力依法行政的监督导向,依法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15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94份,行政机关均及时整改回复。开展公益诉讼志愿者试点工作,在全市公开聘任公益诉讼志愿者110名。坚持依法规范、稳妥审慎的原则,推进与行政机关形成良性互动的工作关系,办理行政检察监督案件182件,对土地征用、社会保障、减税降费、治安处罚等行政行为和行政强制措施依法提出检察建议167件。

        四、构建新型监督格局,创新完善制度体系

        顺应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尊重司法规律,深化司法改革,推动检察监督精细化、科学化。

        完善职务犯罪案件办理机制全面推行办案一体化机制,印发《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案件线索管理办法》,实行案件线索上提一级备案制度,建立全市检察机关司法人员职务犯罪侦查人才库。积极参与和推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与市纪委、监委联合印发了《办理职务犯罪案件工作衔接办法》,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原则有效落实,反腐败合力不断增强。共立案查办司法人员职务犯罪6人,受理审查市县监委移送职务犯罪35人,提前介入13件,起诉13人。依法起诉了省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原副主任刘斌受贿案、省司法厅原副巡视员魏兴刚受贿案。

        创新为民服务司法保障机制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的期望与需求,结合实际出台《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十项举措”》。畅通企业和群众诉求表达绿色服务通道,制定了《12309检察服务中心便民十条措施》和《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十大措施”》,并向市县工商联和政务大厅派驻检察服务室16个。制定了办理涉民营企业案件《上报审批规定》、办理涉民营企业刑事案件《审慎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规定》和《联席会议制度》,从依法加强保护、提升保障质效、注重统筹协调等方面提出了25项办案规范性要求。

        健全法律监督外部配合机制完善公益诉讼配合机制,与市监委联合印发了《加强公益诉讼工作协作配合实施办法》,与水务、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食药监等部门分别会签了《办理公益诉讼案件协作机制暂行办法》,建立了联席会议、重大案件通报和案件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双向咨询、支持起诉等制度,召开公益诉讼联席会议17次,相互发布信息45条,移送问题线索157件。加强民事检察检政商三方对接,与行政监管部门和工商联联合印发了《加强协作联系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意见》。凝聚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合力,联合教育、民政、妇联、共青团等单位制定了《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作办法》。

        探索建立跨区域检察协作机制牵头与白银、庆阳检察机关联合印发了《行政检察工作协作配合意见》。主动发起与宁夏固原市县两级检察机关以及陕西麟游和天水张家川、秦安等检察机关建立环境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协作机制,与固原市检察院联合制定了《六盘山跨区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与咸阳、庆阳、吴忠等陕甘宁三省七市检察机关会签了《跨区域“保护母亲河,服务一带一路”公益诉讼工作协作实施办法》,推动跨区域生态环境大保护、大治理。

        围绕新监督格局推进检察改革按照“四大检察”法律监督总体布局,全力推进新一轮内设机构改革,市院分设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机构,基层院业务部门分类整合。改革后,全市检察机关内设机构由原来的101个优化为52个,县级院内设机构数量精简幅度为56.3%。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坚持领导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市县班子成员办理案件886件,占案件办理数的40.1%。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过问或干预、插手办案记录月报告、零报告制度。

        五、建设过硬检察队伍,筑牢夯实发展根基

        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检,不断提高新时代检察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切实强化党的政治建设自觉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总要求,班子成员讲党课54次,开展主题调研24次、研讨交流517人次,查找检视整改问题7类83个。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向党委、人大报告检察工作和重大案件92次,市县党政和人大领导批示、视察检察工作14次,办理党委、人大交办事项76件,报告个人重大事项34人次。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党建统领“一强三创”行动为抓手,加强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和精细化考核,细化制定《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实施办法》《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实施办法》《党务公开工作实施办法》《党支部工作考评实施办法》和《党支部主题党日制度》,使党建成效成为推动检察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严肃党内政治组织生活,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127次,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14次。组织开展学习张富清先进事迹、瞻仰红色圣地、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主题宣传和文艺汇演系列活动以及进社区献爱心、读书分享、志愿服务等主题党日活动48场次。

        注重提升履职能力水平强化实战练兵,开展案件讲评、公诉论辩赛、主题演讲等活动21场,4人被评为“全省案件质量评查专家”。组织开展政治理论、领导素能和检察业务等各类培训207人次,其中县处级干部参训36人次。优化队伍结构,调整和提拔使用县处级干部2人、科级干部9人,招录引进检察人员13人,新晋员额检察官11人。推进检察理论与实务研究,承担省级已立项的重点课题3项,完成检察业务研修成果64篇,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理论文章13篇。

        持续加强廉政纪律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持续整治“四风”,动真碰硬发现纠正问题。大力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工作,加强检务督察和政治巡察,对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执行党章党纪、基础设施建设、机关纪律作风、重大经费支出和经济责任审计等开展监督检查,加强重大节日廉政、纪律、安全警示提醒,开展专项检查42次、警示教育9场次、约谈提醒21人次、任前廉政谈话39人次,全市检察队伍纪律作风持续好转,全年无违法违纪案(事)件发生。

        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加强检察宣传和舆论引导,建立融媒体工作室,加大检察机关“两微一端”新媒体宣传力度,讲述检察新故事,传播检察好声音,传递检察正能量。发表检察宣传信息近10万余条,其中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发表504条,加强六盘山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典型事例在《检察日报》《甘肃法制报》头版和《甘肃日报》报道;邀请省市媒体记者举办维护民企权益、公益诉讼、扫黑除恶等专题新闻发布会11场次。推进阳光检察,及时公开程序性案件信息2340条、发布重大案件信息631条、法律文书1259份;先后邀请462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记者、企业和各界群众代表参加了“我将无我奋斗,不负人民重托”“携手关爱,共护明天”“检察护航民企发展”等主题检察开放日活动。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在提升监督水平、推进法治建设的道路上稳步前进,有54个集体和83名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奖励,刑罚执行监督、民事诉讼监督、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9起案件分别入选省级典型案件、优秀案例和精品案件,市检察院和市检察院党总支分获“全市脱贫攻坚帮扶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崆峒区检察院获评“全国宣传先进单位”,1名干警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74名干警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全市检察工作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市委和省检察院的正确领导,离不开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各位代表的有力监督,离不开政府、政协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代表全市检察机关和全体检察干警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检察工作还存在着问题和不足:一是服务中心大局的工作质效还不够突出,前瞻性和精准度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法律监督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检察干警的综合素质能力与司法改革的要求还有差距,队伍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是公益诉讼、虚假诉讼、非诉执行监督等检察新业务在人民群众中的知晓度和影响力还不够高等等。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紧盯不放,认真研究解决。

        2020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0年,全市检察机关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委政法工作会议和高检院、省检察院检察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继续坚持“抓落实再提升”“业务创品牌、综合育亮点、队伍树典型”整体工作思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统筹兼顾,推动各项检察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以更强的定力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把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作为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最高原则,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工作。坚持在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依法履职,当好法治秩序的建设者、公共利益的维护者。

        二是以更高的站位服务全市中心大局坚持围绕省市委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化营商环境等重大决策部署,积极服务保障“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西北段)建设,进一步细化服务保障举措,确保履行检察职能与服务中心工作无缝对接、相互促进。

        三是以更优的服务坚持司法为民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扣民生民利民意,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公共安全问题、最关切的权益保障问题,持续开展好各项民生检察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四是以更实的举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决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恐爆枪、黄赌毒、盗抢骗等刑事犯罪,维护政治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安全。坚持以公正司法为核心,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动力,着力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司法领域突出问题。

        五是以更严的标准提升检察队伍素能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检察机关党的建设,突出意识形态教育,保持队伍的纯洁性。以素能提升为抓手,把业务领军人才和专门型人才培养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司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检察队伍。

        各位代表,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我们将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与期待,在市委和省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和决议,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为建设绿色开放幸福美好新平凉贡献更大的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