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公诉队伍水平的高低。崆峒区院全面贯彻执行高检院、省院、平凉市院关于全面提高办案质量的要求,着力打造一支全国首创的“女子公诉科”队伍,采取多种措施,不断促进案件质量、公诉水平始终保持高位运行,取得了良好成效。
强化“两个意识”。即强化警惕证据主观性的意识,强化从客观到主观构建证据体系的意识,全面提高公诉人员业务素质。一是有步骤地组织公诉人员进行各种形式岗位技能培训。二是切实提高公诉人员审查判断证据、正确适用法律、出庭支持公诉、履行诉讼监督职责和公诉业务等多方面的能力。三是要求规范法律文书制作,进一步提高法律文书制作质量。在审查起诉方面,要求干警在办案中严把事实、证据、定性“三关”,正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坚持把化解矛盾纠纷贯穿于执法办案的始终。
坚持“三个注重”。即坚持注重案件发破经过,全面把握证据体系构建过程;坚持注重口供补强规则和推定规则的理解与运用,防止“口供依赖症”;坚持注重开拓审查思路,强化经验积累,努力提高案件质量及庭审掌控能力。一是严把案件质量关。通过“四级把关”监督机制,客观、全面地掌握主诉检察官的办案质量,从源头上避免错案的发生。二是进一步开展岗位练兵。建立“听庭评议”长效机制。要求全科有出庭资格的公诉人每年申报一件案件接受旁听评议,申报的案件开庭时,邀请区人大代表、本院的人民监督员、上级业务部门领导、法院审委会委员、知名律师及本院检委会委员听庭评议,听取他们对公诉人出庭表现进行点评的意见。开展“听庭暗访”活动。分管检察长根据所掌握的案件情况,随时进行“听庭暗访”,抽查出庭公诉人员综合能力,每个有出庭资格的公诉人每年至少被“听庭暗访”两次。同时,组织召开“法律”(法院、律师)联席会。不定期的邀请法官和律师召开座谈联系会,从案件质量、法律文书的规范、出庭公诉能力、技巧等方面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提高公诉水平。三是探索适用量刑建议。为了充分发挥公诉职能,加大对审判机关量刑活动的监督力度,对事实清楚、定性没有分歧的意见,证据确实充分的案件,制作《量刑建议书》和起诉书一并送达人民法院,以书面形式建议法院对被告人处以某种刑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