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的刚性和实效性,确保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直接、快速、有效整改,更好保护社会公共利益,2020年7月2日下午,平凉市院、崆峒区院在市院检察建议公开宣告室召开了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公开宣告送达会议。市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牛青霞、崆峒区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于玲兰出席会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崆峒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市区两级院公益诉讼部门全体干警参加会议。会议还邀请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公益诉讼志愿者到场监督公开送达全过程。
会上,于玲兰介绍了检察建议公开宣告的制度及意义,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实行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公开宣告送达制度,是增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效能、构建双赢多赢共赢工作格局的实际举措。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双方应当及时衔接沟通、凝聚推动合力、形成良性互动,共同维护生态安全。
区院第五检察部负责人通过展示幻灯片的方式介绍了案情。
崆峒区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平凉市城区泾河南岸兰雅亲河湾段一雨水管网存在黑臭水体直排进入泾河河道问题。河堤边淤积大量污水,气味难闻,污染泾河水体,破坏河道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相关职能部门存在怠于履职情形。
在会上,市区两级院分别向负有市政雨水管网设施监管职责的市住建局和崆峒区相关职能部门公开宣告并现场送达了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书。被监督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当场签收了检察建议书,并表示将认真整改落实,确保雨水管网排污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随后,与会代表、委员、监督员、志愿者分别发言,对检察机关积极主动履职、服务保障民生、保护生态安全的行动和以公开宣告方式送达检察建议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积极建言献策。
牛青霞最后强调,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和价值观念的变化,环境违法犯罪的巨大社会危害性以及代际公平理念基本成为人们的共识。泾河是平凉的母亲河,是平凉人民的生命河,我们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惜母亲河。牛青霞指出,检察建议作为诉前程序,其最大价值在于督促行政机关主动履职、推进依法行政,力争通过检察建议,把问题解决在前端。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双方要充分沟通、打消顾虑、求同存异,综合运用司法、行政等多元化治理手段完善环境管理保护体系,提升生态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