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华亭市院持续深化阳光司法,主动适应新情况、新要求,立足市域特点,结合工作实际,聘任兼具代表性、专业性和社会公信力的听证员18名,着力推动检察听证工作实现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果的转变。
立足“有才可用”,标准化建设听证智库。根据办案数量、听证案件类型及案件所涉领域,确定入库标准和方式,分类选聘入库人员,组建具有一定代表性、专业性和社会公信力的听证员库,完成听证“外脑智库”建设。通过发布公告、组织报名、资格审查、征求意见、组织考察和公示等程序,建成一支由基层群众、法学、煤炭行业、卫生健康等行业18名专业人员组成的听证员队伍,并于年初举行听证员聘任仪式。
二、立足“人尽其才”,常态化追踪意见落实。根据听证员专业优势,设立标签化人员分类,根据案件需要随机抽选参会人员,最大限度保障听证工作的公开性和公平性。听证会现场认真收集听证员评议、监督意见,建立台账、定期回访,持续跟进听证结果落实情况,特别是做好对个案办理意见的答复工作。如,在污水井污水外溢,影响群众安全饮水公益诉讼听证会上,充分听取了听证员意见建议,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相关单位履行行政职责,并就整改情况及时向听证员进行了反馈。
三、立足“管用结合”,全面化提供履职保障。办公室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听证员的日常联络、基础保障、档案归建等相关工作,切实为其履职尽责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加强专项经费保障,将听证员选任管理、履职等工作经费纳入年初检察机关经费预算,切实保障听证员权益。全面设置检察听证室,遵循因地制宜、厉行节约、适用可行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办公用房和原有可用设施,统一规范设置标准化检察听证室。2022年以来,共召开听证会9次,邀请听证员33人次,收集意见建议8条,听证矛盾化解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