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崇信县检察院紧紧围绕助力乡村振兴,保护农用地工作大局,认真履行行政检察监督职能,积极能动履职,共办理涉土地行政非诉执行案件5件,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2份,涉案土地126209平方米,其中,耕地35186平方米,林地1950平方米。通过行政检察法律监督,推动法院规范司法行为,完善执行程序,督促行政机关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更新监督理念 优化办案格局
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是新时代行政检察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法律监督的重要抓手。崇信县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高检院和省、市院关于做实行政检察工作的要求,组织干警积极学习省院下发的《行政非诉执行监督工作指引》,深刻理解行政非诉执行的基本内涵和目标任务,掌握监督案件来源、明确监督范围重点,不断更新监督理念,优化办案结构,充分发挥行政检察“一手托两家”的重要功能,努力补齐行政检察短板。
明确监督重点 持续督促履职
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全面查处,不但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也损害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影响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检察机关将法院对行政非诉执行申请的受理、审查、裁定、执行及所涉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是否合理合法、准确全面、程序得当、及时执行作为行政非诉执行监督的工作重点,通过调阅相关案卷,以案寻点,由点及面,借助无人机航拍获取海量信息,筛选捕捉疑点,梳理土地资源行政检察案件线索,积极调查核实,提出监督意见,持续督促履职。
加强协作配合 形成良性互动
积极主动与法院、行政机关进行沟通衔接,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监督执行等方式,定期分析检察建议落实情况,查找不足及原因,就行政非诉执行工作中存在的执法、司法难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案情通报、线索移送等方面的工作协作机制,力争在案件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方面统一执法司法理念,减少分歧、达成共识,与被监督单位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实现双赢多赢共赢的办案效果。
注重溯源治理 提升监督质效
在非诉执行监督工作中,检察机关注重溯源治理,践行“穿透式”监督理念,深入剖析土地执法案件中反映出的倾向性问题和管理漏洞,依法适时提出检察建议,助推相关职能机关弥补制度短板、堵塞管理漏洞,以依法监督的“我管”促行政机关的“都管”。同时,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提出检察建议不是办案的终点,案结事了政和才是检察机关追求的目标。对诉求合法合理,有化解可能的案件,及时启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通过公开听证、释法说理、司法救助等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提升办案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