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思想认识,更新监督理念
牢固树立服务大局、为民司法、精准监督理念,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在工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能动履职,树立系统思维,坚决摒弃“就案办案”的被动工作做法,以更深更实的民事检察履职,妥善处理、化解各类民事纠纷,体现政治担当。如在发现线索和办理执行监督案件中,一体化同步研判、审查裁判结果是否正确、审判程序是否合法、民事诉争是否根本性消弭,实现全环节、全流程的监督。
明确工作重点,提升监督实效
深入贯彻高检院“二号检察建议”,精研民事审判和执行领域关于送达的相关法律规定,抓住民事执行中送达关键环节,以此开展专项监督,发现问题案件2件,发出检察建议2份,均获法院采纳。针对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不规范问题,调取法院终结本次执行案件卷宗20件,聚焦违反适用终本的程序标准和实质标准,细化检察建议制作规范,增强检察建议说理性,促进法院依法规范执行。
践行为民司法,办好“小案”“小事”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解决“执行难”的迫切要求,抓住让人民群众“揪心”“烦心”的“小案”做好监督,让写在判决书上的权利能真正变成当事人手中的利益。例如,为强化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检察机关派员对一起民事强制执行活动进行现场监督。通过检察机关的介入和监督,使监督权和执行权形成合力,提高了执行行为的抗干扰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执行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强化宣传力度,提升执行监督工作的社会关注度
在办理好案件的同时,我们认真落实“应听尽听”要求,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担任听证员对11名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执行监督案组织召开公开听证会,把民事检察办案过程“晒出来”,以可感、可触、可信的方式,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提升民事监督工作的透明度与公信力。同时,积极运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发布民事执行典型案例,扩大民事检察的社会知晓率,增强人民群众寻求检察机关帮助的意识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