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案件信息公开工作,泾川县检察院坚持目标、问题、效果三个导向,聚焦公开原则、职能发挥、便民利民三个重点,以案件信息公开工作为引擎,紧盯案件信息公开中发现的顽瘴痼疾,以公开促公信,以透明促规范,有效促进了执法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一、坚持目标导向,聚焦公开原则,确保案件信息公开“无死角”。一是提高认识,严把公开“三摒弃”。摒弃“思想死角”,将案件信息公开作为衡量办案质量的“硬指标”,不断强化办案人员公开责任意识。摒弃“随意公布”,对应公开的案件信息建立台账,严格审批,确保案件信息保质保量完成发布、更新。摒弃“个别特权”,对应公开案件信息加强督促和监控,口头提醒20余次,确保应公开比例不降低。二是齐抓共管,统筹公开“一盘棋”。召开部门协调会议,深入解读公开范围、方式、程序,确保今年已公开的173份法律文书、程序性信息372件“零瑕疵”。三是强化协作,消除公开“难事多”。定期召开案件质量分析会4次,对全院案件信息公开工作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组建案管与办案人员微信交流群,解答问题30余次。
二、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职能发挥,实现公开监管“层次化”。一是加强分工配合,提高公开质量。严格把关,对应当公开的案件信息内容不规范的,退回20余件待办案人修改完善后再公开,进一步清除隐藏的不良隐患,确保公开的案件信息严谨、规范、准确。二是加强实时管理,提升监督实效。对公开法律文书制作不规范、文书公开不及时等问题逐案登记、建立台账,提醒办案人员30余次,规范业务部门案件信息公开工作。三是加强责任分解,提控从严管理。将案件信息公开作为检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健全案件信息公开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将案件信息公开情况记入员额检察官个人档案中,作为年度奖优罚劣,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切实加大制度执行力度,不断提升案件信息公开工作的积极性和准确性。
三、坚持效果导向,聚焦利民便民,构建智慧案管“提质效”。一是推进案件信息监督服务互动化。搭建沟通桥梁,收到上级院发出的通知、通报文件后,及时提醒和督促业务部门落实,对上级院提出的问题做到“百分百核查、百分百答复”。二是推进案件信息查询服务规范化。以“耐心、热心、细心”为准则接待律师110余次,为律师办理阅卷、异地阅卷等服务,杜绝发生推诿、拖延等现象,提升律师阅卷和案件信息公开服务水平。三是推进案件信息便民服务信息化。以手机网络媒体为载体,搭建公开“新渠道”。通过“两微一端”新媒体,及时公开、分享具有教育、预防、警示意义的典型案件信息,充分保障了人民群众对司法机关执法办案的监督权利,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