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诉讼在民间俗称“打假官司”,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为了达到某种非法目的,恶意串通,以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为手段,通过隐瞒事实、伪造证据等方式,以虚构的法律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从而利用人民法院的裁判或执行权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损害了司法公信力和司法权威,破坏了社会诚信体系。
近年来,华亭市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民事检察监督职能,以深化虚假诉讼监督做强民事检察,有效维护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扞卫了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推动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第一,积极开展依职权主动监督,多渠道发现虚假诉讼线索,查办虚假诉讼案件。聚焦关键领域,着重排查民间借贷、借名买房、离婚析产、交通事故赔偿、保险理赔等类型中存在案件立、审、执过于迅速、调解双方权利义务明显不对等的反常现象的案件作为监督重点开展专项行动。同时,在个案查处中,坚持精细化办理,以点带面,深挖系列案件。
第二,坚持开展虚假诉讼常态化监督,形成有效工作方法。该院干警在日常办案中,根据虚假诉讼案件特点及规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行使调查核实权,通过审查卷宗,分析案情,捕捉案件疑点,对涉案人员关系、资金往来、交易细节等进行调查核实,查明案件事实,以再审检察建议、提请抗诉等方式达到有效监督。
第三,强化沟通协作,多级联动形成虚假诉讼监督合力。在办理虚假诉讼监督案件过程中,该院突出检察机关内设机构间联动,及时互通信息、通报案情、移送案件线索,同时,将案件进展情况向上级院汇报,沟通办案思路,遇到疑难复杂问题及时咨询与请示,从而提高工作质效,深化虚假诉讼监督。
第四,持续高度重视,推动虚假诉讼监督向纵深发展。在拓宽虚假诉讼查处范围的同时,严格落实虚假诉讼“一案双查”,积极跟进“五号检察建议”落实情况,主动加强与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等部门的沟通联络,深挖背后司法人员违法履职、失职失责问题,不断完善虚假诉讼案件线索移送、联合查办、结果反馈等等合作机制,推动虚假诉讼监督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