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市院“三个持续”凸显检察机关人文关怀-华亭市人民检察院 外勤365老版本下载怎样下载_365bet官方网站_365bet娱乐场开户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华亭县人民检察院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公益诉讼 > 正文
        公益诉讼

        华亭市院“三个持续”凸显检察机关人文关怀

        时间:2021-08-24 16:13:58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华亭市院不断加大救助力度、拓宽救助渠道、完善救助机制、增强救助成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救助案件中感受到检察人文关怀。2018年以来,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22件,发放司法救助金19.6万余元。

        一、持续优化机制,健全规范化救助体系。一是规范细化救助流程。在办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告知、受理、审查、走访、审批、发放流程办理司法救助案件,严把救助对象审查关、救助金额确定关,实现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公平、公正。二是突出重点救助人群。将贫困户、军人军属、未成年人,残疾人四类人群作为重点救助对象,办案中严格落实案件审查和实地调查,采取多形式认真甄选,精准识别,并对特殊群体救助对象开通司法救助绿色通道,实施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发放。2018年以来,共办理四类特殊人群案件12件,发放救助金13万余元。三是拓宽案件来源渠道。全院各部门在司法救助工作中实行线索联动模式,除控申部门定期主动排查案源线索外,刑事、民事、未成年人等检察业务条线在案件办理过程中,主动了解当事人受不法侵害的损失情况和生活困难情况,对符合救助条件的主动告知可申请国家司法救助,并及时将司法救助线索移送控申部门,实现司法救助线索告知关口审查程序前移。2018年以来,其他业务部门向控申部门主动移送司法救助线索15条。

        二、持续探索创新,实现多元化救助模式。探索建立了检察机关发挥主导作用、多方协调配合、物质救助为主,法律援助、思想疏导、宣传教育等多种救助方式为辅的多元化救助模式。一是对家庭困难的,重在救困。调查核实中了解受害人的主要需求,对家庭困难者,第一时间协调发放救助金,及时缓解其生活困难。如,在办理王某某司法救助案中,了解到王某某因离婚后前夫失业难以按时支付其子抚养费,致其子生病无法继续医治,且王某某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生活一度陷入困境,本着应救尽救理念,控申干警通过实地走访核查,认为王某某符合司法救助条件,并协助其办理手续,以最快的速度将1.2万元救助金送到王某某手中。二是对精神遭受打击的,重在救志。坚持经济与精神双重救助,根据被害人身心特点实施心理关注,通过心理疏导和情绪安抚等方式有效化解矛盾,切实让被害人感受到司法关怀,重振生活信心。如,在审查起诉一起强制猥亵、盗窃案时,发现受害人陈某某因无力支付医疗费用而中止治疗提前出院,且因被强制猥亵后卧床不起,对生活一度失去信心,产生了轻生念头,控申部门干警多次前往陈某某家中与其谈心交流、开导安慰,鼓励其树立生活信心,并为陈某某依法申请救助金1万元。三是对未成年受害人,重在救智。针对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加强与教育部门沟通联系,并联合未检部门从心理辅导、亲职教育、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救助。如,在办理的交通肇事救助案中,高三学生薛某某因其父突发交通事故死亡后,精神消沉意志颓废,无心学业,为使薛某某顺利参加高考完成学业,控申干警多次上门鼓励其积极备考,还依法为薛某某争取到司法救助金8000元。

        三、持续延伸触角,构建一体化救助格局。一是活运载体共联共建。积极与帮扶村镇开展对口共建,充分发挥派驻检察室贴近群众的优势,确保为需要救助的受害人及时提供精准帮助。如,派驻策底镇检察室干警在走访中了解到,冯某某系一起交通事故受害者,因妻子死亡,本人视力障碍,无力负担子女学费,女儿一度面临辍学,经审查冯某某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标准,决定给予其1万元的司法救助金。二是广泛协调运用外力。把检察机关救助的“独角戏”,变成多方参与的“大合唱”,组织公开听证,积极营造共同救助大格局。通过社会保障、民政救助、城乡低保等救助形式,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慈善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司法救助,为救助对象争取更多更实的帮扶。如,在办理白某司法救助案件时,发现该案中的另一受害人任某因事故造成二级残疾,走访核查后认为任某符合司法救助条件,遂即为任某办理了司法救助,依法为其申请到1.5万元救助金,同时积极协调任某所在村镇,为其一家争取社会低保,实现了司法救助与其他社会救助的有效对接。三是建立定期回访机制。坚持案后常态化回访,对办理的所有司法救助案件,建立专门工作台账,做到一案一归档,通过电话和走访入户的方式进行后续跟踪回访,进一步确保司法救助资金规范使用,努力保障救助对象后续生活稳定。2018年以来,回访45人次,全面了解救助对象近期生产生活、精神状况,竭力保障救助政策落实到位、申请人困难解决到位、潜在风险发现评估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