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打开工作格局,华亭市院以平凉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座谈会为契机,以下达的办案任务为目标,精心谋划发展新思路,对2021年公益诉讼工作进行五项部署,开启工作“新征程”。
一是提升办案质量,强化检察建议“刚性”。牢固树立精准监督、规范监督、依法监督理念,充分发挥“工匠”精神,严格按照《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及省院下发的《甘肃省检察机关案件质量评查标准(试行)》规定的期限和流程办理案件,严格依据证据规则,在认定事实的基础上,强调案件调查取证工作,进行充分的论证说理,加强检察建议的合理性、合法性,提出精准监督意见,引起相关行政机关的重视,使公益诉讼工作收获良好的整改效果和社会反响。
二是积极沟通衔接,着力解决问题。继续秉持“双赢多赢共赢”理念,以共同解决相关问题为目的,把与行政机关磋商作为提出检察建议的前置程序,在检察建议发出前,与相关行政机关进行沟通衔接,进一步明确其职责,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争取将涉及广大群众利益的公益诉讼问题解决在基层,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新格局。
三是依托专项行动,主动担当作为。在继续深化和巩固“落实食品药品‘四个最严’要求”、“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和“国有文物保护”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成果的基础上,围绕生态环境和食药安全领域突出问题,认真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同时,扎实开展“推进检校合作强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项行动”。对于群众关注度较高的案件,召开公益诉讼公开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代表、人民监督员等参加听证会,听取公众的“声音”。
四是及时跟进监督,促进整改落实。对于社会影响较大的问题,采取公开宣告方式向执法部门送达检察建议书,以扩大监督力度和深度;对于检察建议所提出的问题,及时与涉案单位召开联席会议,跟进协调,督促职能部门快速整改;对于已整改完成的问题,采取“回头看”的方式跟进监督,保证整改效果持续不反弹;检察建议发出后,行政机关消极整改的,把握公益诉讼核心,发挥“起诉”的利剑作用。
五是注重经验总结,加强对外宣传。在案件办理之外,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写作能力,及时总结办案经验,向省市院、高检院网络媒体平台投稿,进行经验宣传,并借助12309热线、“两微一端”、下乡走访等方式向公众进行多渠道宣传,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度,扩宽案源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