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向当地渔民调查了解案情
【案情介绍】2012年9月,以王某为首的某黑社会性质组织强行对莱州湾单环刺螠(俗称“海肠”,对硫化物有较强的耐受与解毒功能,因此被当作沿海硫化物代谢相关研究的模式生物。)近江牡蛎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及周边海域进行非法控制。自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该黑社会性质组织为谋取非法利益,在禁渔期内使用禁用渔具捕捞海肠约189万斤,用高压水枪将海肠从海底底泥中冲出,对保护区及周边海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经鉴定,该组织非法捕捞海肠的行为造成渔业资源损害,修复补偿所需费用为6800余万元。
考虑到王某等人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非法捕捞海肠的行为可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2019年4月,山东省青州市检察院成立刑事检察和公益诉讼检察联合办案组,同步审查、共同取证。该案涉及人员多、社会影响大、群众反映强烈,该院提前介入侦查,督促指导公安机关及时依法冻结扣押涉案财物并详细清点,锁定关键证据,明晰众多涉案人员参与犯罪层级关系及相应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联合公安机关共同委托专家,对非法捕捞工具属性及海洋渔业资源损害修复补偿所需费用进行评估核算。
2019年10月,青州市检察院就该案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指控王某等人构成犯罪,并要求其承担海洋渔业资源损害修复补偿所需费用6800余万元和鉴定费用5万元。2019年12月29日,青州市法院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和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等对王某等人数罪并罚。其中,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五年。法院判决支持检察机关提出的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王某不服判决,提出上诉。2020年8月17日,潍坊市中级法院驳回其上诉,维持原判。
经潍坊市、青州市两级检察院进一步跟进,2021年6月,该案6800余万元赔偿款全部执行到位。潍坊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结合涉案水域具体状况和赔偿金数额,积极出台修复方案,确保被破坏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修复。
如何启动修复程序?就此,2022年9月,两级检察院共同与潍坊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召开座谈会,潍坊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强调要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委托专门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修复方案,尽快启动修复程序。与会人员还就增殖放流物种、间接修复方式等展开深入讨论,确保受损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得到有效修复。
(本报记者匡雪 通讯员黄菲菲)
【评析】青州市检察院对某黑社会性质组织非法捕捞海肠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犯罪行为,秉持“四检融合”工作理念,及时启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程序,在追究某黑社会性质组织刑事责任的同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巨额赔偿费让违法犯罪分子痛到不敢再犯,取得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
一是注重系统思维,坚持检察一体化办案。青州市检察院出台《“四检合一”办理机制实施办法(试行)》,明确将关联案件的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作为有机整体,由同一办案组织统一集中办理。本案办理过程中,青州市检察院结合具体案情,由对海洋资源领域相对熟悉的刑事检察官和公益诉讼检察官共同组成办案组,对该案的审查批捕、提起公诉和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工作统一集中办理。办案组通过督促公安机关及时依法扣押涉案财物锁定刑事犯罪关键证据,为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打下基础,在严肃追究黑恶势力刑事责任的同时,依法要求其承担渔业资源损害修复费用,实现打击刑事犯罪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赢。
二是注重借助“外脑”,准确认定修复费用。海洋渔业资源损害认定和修复专业性强,如何认定和修复王某等人非法捕捞海肠行为对海洋渔业资源造成的损害,是办案中遇到的一大难题。为准确认定海洋资源受损情况及修复渔业资源所需费用,青州市检察院多次组织海洋渔业资源专家进行研讨,并在研讨的基础上会同专家对王某等人采捕海肠的渔具进行鉴定,委托山东海事司法鉴定中心对非法捕捞行为导致海洋渔业资源损害修复补偿所需费用进行鉴定。鉴定发现,王某等人使用非法渔具作业过程中,将所经海域海底淤泥全部翻冲,可能造成大量幼贝碎裂,对渔业资源和海底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鉴定中心专业人员综合考量后,确定了海洋渔业资源损害修复补偿费用。
三是强力跟进,确保赔偿资金执行到位。判决生效后,因该案扣押的财物数量多,部分被查封扣押的财物如海域使用权等不易执行,且赔偿金数额巨大,该案执行难度较大。为确保执行效果,潍坊市、青州市两级检察院积极协调,在潍坊市中级法院对该案提级执行后,对执行情况持续跟进,最终促使全部赔偿款执行到位。潍坊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也正在研究制定具体修复实施方案,确保受损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得到修复。
(点评人:山东省青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刘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