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检察建议质效 助力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外勤365老版本下载怎样下载_365bet官方网站_365bet娱乐场开户人民检察院 外勤365老版本下载怎样下载_365bet官方网站_365bet娱乐场开户

<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研究理论 > 正文
        研究理论

        提升检察建议质效 助力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时间:2021-11-15 10:38:16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钟祺 点击数:

        检察建议作为检察机关履职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在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过程中应当发挥积极作用,助力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笔者认为,挖掘检察建议潜在价值,提升检察建议质效,对提高检察机关的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检察建议在社会治理方面的作用仍未得到充分发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说理性不够。个别检察建议在制发前未经充分调查核实,文书中缺乏对案件事实、相关证据的认定和采信,或者证据论证不够充分,被监督单位不能心悦诚服地采纳。二是针对性不强。个别检察建议只是笼统提出“建议依法作出处理”“建议强化监管职责”等简单化的整改建议,没有明确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和切入点,意见的针对性、专业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三是形式存在瑕疵。个别检察建议与纠正违法通知书、检察意见书区分不清、混淆适用的情形仍有发生,影响法律监督的权威和公信力。

        如何在社会治理中提升检察建议质效,笔者建议,首先,从主体方面入手,要求检察人员充分履职,提升社会治理和法律监督能力。一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当前,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的数量偏少,侧面反映出检察人员发现线索、调查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亟须提升。检察人员作为检察机关融入社会治理大局的责任主体,要充分提升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检察建议。二是提升规范化办案能力。检察人员必须对检察建议文书加强审核把关,规范格式和行文用语,杜绝语病、错别字等低级错误,尽量针对共性问题提出检察建议,提高发送对象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三是提升专业化办案能力。当前应当通过现场走访、查验,咨询专业人士、专业机构意见等方式提高检察建议质量,增强问题的针对性以及建议的合法性、可行性。对于涉及其他行业领域的疑难复杂、专业性、技术性问题,建立健全专家咨询论证制度,确保提出的建议明确具体,所提意见建议可操作性强。四是扩大检察调查核实权。除刑事诉讼外,检察机关在其他领域的调查核实权仍需加强。检察机关进行法律监督所需的信息来源不稳定,公安、法院以及相关行政部门共享信息的积极性不高,提供信息具有一定滞后性、局限性,亟须构建配套机制,加强信息数据共享。

        其次,完善内部制度,助推检察建议发挥实效。一是落实审核、备案制度。完善检察建议系统审批流程,将法律政策研究部门审核环节作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签发的前置程序,充分发挥审核人员对检察建议的把关作用。落实审核、备案制度,加强条线上工作指导、评查,确保检察建议“三性”审核到位。二是完善质效评估机制。各部门确定专人统计检察建议情况,对到期未回复的,及时提醒承办人跟进落实;对超出期限未整改完毕的,承办人要主动对接、掌握整改情况;常态化梳理分析检察建议工作情况。对检察建议定期进行质量评查,对落实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系统提升工作质效。三是完善检察人员考核机制。制定考核机制时,应将检察建议的质量和效果纳入其中,细化考评标准,对部门和个人考核时,提高优秀检察建议的加分值,增强检察官开展检察建议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规范性。四是完善宣传机制。对优秀检察建议,善用“两微一端”充分宣传,提升社会认同度与知晓度;尝试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建立检察建议信息交流平台,提高法律监督的公众参与度和透明度,提升检察公信力,同时倒逼检察机关提高释法说理能力,提升检察建议品质。

        再次,提升协作质效,形成社会治理合力。一是增强刚性约束。与同级人大、政法委、监委、法院、公安等部门加强衔接,强化协调配合和工作联动,刚性推进检察建议落实,充分发挥检察建议引导、规范和指向作用,提升社会治理效果。二是加强沟通交流。与被建议单位加强沟通,听取征求对方意见,在双方加强共识的基础上,提出堵漏建制的有效建议,提高检察建议的精准性和可操作性。三是推进落实整改。定期跟踪回访,主动加强与被建议单位的沟通联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困难,积极协助落实,同时加大检查和回访力度。对于跨部门或历史遗留问题,通过会商、召开联席会议等方式,支持被建议单位共同研究解决。四是加强监督评价。选取典型、有代表意义的案件进行公开宣告送达,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第三方人员参加,增强被监督单位的重视度和社会认可度,彰显司法权威。对涉及事项社会影响大、群众关注度高、违法情形具有典型性、所涉问题应当引起有关部门重视的检察建议书,及时抄送同级党委、人大、政府、纪检监察机关或者被建议单位的上级机关、行政主管部门以及行业自律组织等,推动领域、行业和区域深化治理,真正实现“办案一件、治理一片”。


        关闭

        新媒体